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师工作要求的分类--基于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

时间:2016-03-30 08:34 点击:
【论文摘要】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探讨不同属性工作要求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别的工作要求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要求、学生不良行为和升
  【论文摘要】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探讨不同属性工作要求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别的工作要求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要求、学生不良行为和升学考试压力能够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和负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阻碍性要求;工作负荷和角色压力能够同时正向预测情绪衰竭和工作投入,可称为挑战性要求;职业道德要求能够负向预测去个性化和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发展性要求。
  【论文关键词】挑战性要求;阻碍性要求;发展性要求;职业倦怠;工作投入
  引言
  工作要求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Karasek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控制模型(JobDemand-ControlModel,简称JD-R模型)。该模型认为,工作要求是指工作中能够反映工作者的任务数量和困难程度的因素,即压力源,如工作负荷、角色冲突以及问题解决要求等。1]工作要求会导致压力的产生,而压力的产生则并非仅源自于工作要求,比如要求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成为压力,而资源的缺乏也可能是一种压力。也就是说,工作要求与传统的工作压力存在一定的区别。工作压力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关注工作者自身的情绪体验;而工作要求则是基于工作设计的研究视角,对工作特征中某些因素的一种界定。因此,与传统的压力研究不同,对工作要求的探讨将有利于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探索职业心理健康干预的新途径。
  工作要求的概念完善于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JobDemand-ResourceModel)。随着工作特征领域相关研究的推进,Demeriouti等人研究发现,在工作中能够影响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因素大致可归为两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其中,工作要求是指那些需要个体持续不断地付出身体或心理上的努力,与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消耗有关的工作因素;而工作资源则是指那些有助于工作者达成工作目标,减轻工作要求及相关的身心消耗,激励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的工作因素。[2]根据该模型的假设,工作要求是消极工作结果的主要预测变量(如职业倦怠),而工作资源则能够促进积极结果的发生(如工作投入)。[3]
  最初,JD-R模型是将各种属性的工作要求集中在一起,抽取一个"工作要求"潜变量来探讨工作要求的作用效果。已有研究的确证明,工作要求作为潜变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倦怠。[4]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近年来有些关于JD-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些特殊的工作要求(如工作负荷、认知要求)同时也与积极的结果(如工作投人)存在显著正向关系。[5]有研究发现,工作要求还存在挑战性和阻碍性之分,二者对个体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6]Demerouti和Bakker也认为,在JD-R模型中,对工作要求进行有效区分,将是模型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7]这为研究者进一步探讨JD-R模型中不同属性的工作要求的分类及其作用提供了启发性的经验。
  关于工作要求的细分也得到了有关理论的支持。Cavanaugh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挑战性要求一阻碍性要求的二维结构模型,认为挑战性要求是指那些使个体感受到压力,却能够促进个体任务的完成或为个体带来潜在的成长、回报与收益,激发个人成就感的因素,如工作负荷、时间压力等;而阻碍性要求则是指那些使个体体验到压力的同时,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阻碍任务的达成、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进而给个体带来消极影响的工作要求,如烦琐的公事程序、角色模糊等。[8]也就是说,阻碍性要求能够直接导致消极结果,而挑战性要求则在导致消极结果的同时,亦能够促进积极结果的产生。这一假设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验证。[9]所有这些,都为JD-R模型中工作要求的细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然而,关于哪些工作要求属于挑战性要求,哪些属于阻碍性要求,已有研究结果出现了分歧。工作负荷是工作要求中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其作为工作要求的主要贡献因子对职业倦怠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在以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10]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工作负荷属于挑战性要求,能够产生积极的结果。[11]关于角色压力,有研究者认为角色模糊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目标的达成,属于阻碍性要求;[12]但也有研究发现,角色的多样性能够对个体产生积极影响。13]究其原因,可能与工作者的职业性质以及所从事的工作属性有关。比如,有研究发现,"认知负荷"对于学术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性要求;而对于设计者来说,它却起到了阻碍的作用。[14]因此,有必要在特定的职业群体中,进一步探讨工作要求的细分问题。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而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心理健康的消极面曾一度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职业倦怠共包含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其中情绪衰竭是指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15]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被认为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16]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业心理健康的积极面一一工作投入,工作投入指的是个体对工作的一种积极、充实且具有活力、奉献和专注特征的心理状态。[17]尽管职业倦怠和工作投人的含义相反,但却本质不同,比如,教师没有职业倦怠的症状并不意味着他在工作中是投入的,同样教师的工作投人水平低也不意味着他是倦怠的。因此,将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作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两个方面进行整合研究能够更全面地说明问题。
  本研究尝试在JD-R模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挑战性要求一阻碍性要求的二维假设,通过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分,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工作要求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人的不同影响,旨在从组织管理的视角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建议与指导。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中小学教师参与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共799份。其中,男教师163名(20.4%)、女教师635名(79.5%),小学教师319名(39.9%)、初中教师306名(38.3%)、高中教师166名(20.8%)。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